張益豪耳鼻喉專科診所 院長張益豪醫師
亞洲大學附設醫院 耳鼻喉頭頸科主任 陳亮宇醫師
編輯 小萱萱
陳太太昨天帶著嚴重上吐下瀉且發燒的三歲兒子去診所看病,醫師檢查後解釋說目前狀況是「腸胃型感冒」所引起,陳太太一臉疑惑,感冒?但是自己的兒子沒有嗽流鼻水的感冒症狀阿!為什麼是腸胃型感冒 ?!又不好意思在診間詢問醫師太多問題,你是不是跟陳太太一樣,有聽過這名稱但卻不太清楚醫師所指的是什麼呢? 讓我們來一起瞭解一下腸胃型感冒吧!!
「腸胃型感冒」其實指的就是「病毒性腸胃炎」,但是因為民眾對於「病毒」沒有概念,會以為病毒感染就是一般的感冒,所以才會發明出這個通俗的說法,就是「腸胃型感冒stomach flu」。
☑️ 讓我們來更深入了解病毒性腸胃炎
腸胃炎就是腸胃道(胃、小腸或大腸)發炎,會導致病患嘔吐或腹瀉。有多種不同的病毒可導致病毒性腸胃炎,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及腺病毒。
[ 流行的季節] 台灣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主要流行季節為11月到隔年3月間,而腺病毒則一整年內都會發生。
[ 好發年齡] 輪狀病毒、腺病毒、沙波病毒及星狀病毒好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其中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輪狀病毒」,它更是引起嬰兒和5歲以下幼童腹瀉最常見的原因喔。而諾羅病毒則是任何年齡層皆可能受到感染。諾羅病毒的爆發流行好發於人多的地方,例如學校、醫院、軍營、收容所及安養機構等人口密集機構,也常發生在餐廳、大型遊輪、宿舍和露營地等人多的地方。
☑️ 病毒性腸胃炎的症狀是什麼?
主要症狀為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會有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症狀,通常感染後1~3天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症狀可以持續1~10天,以上是平均值,確切的病程的長短會取決於所感染的病毒種類、個人的免疫力、是否就醫服藥等等所影響。
☑️ 病毒性腸胃炎會不會影響到我小孩的發育呢 ?!有什麼後遺症 !
大部分得到病毒性腸胃炎的人通常可以完全恢復,不會有長期後遺症。需多多留意發病期間因嘔吐或腹瀉流失體液及電解質而又無法補充的人,如嬰幼兒、年長者、免疫功能不良者,體液的流失可能導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進而抽搐,甚至死亡,需要特別注意。
☑️ 病毒性腸胃炎如何治療呢?
並無特效藥物,沒有專屬的抗病毒藥物,治療病毒性腸胃炎最重要的原則是適度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以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的流失。家中有嬰兒或幼小孩童的家庭可在一般藥局購得口服電解質溶液,以備需要。
☑️ 如何確定診斷是得了病毒性腸胃炎呢?
醫師會依據病患的症狀和身體檢查來診斷病毒性腸胃炎。一般不需要化驗糞便,因為就算化驗出來了,輪狀病毒與諾羅病毒都沒有特效藥,所以知道了是哪一隻病毒所引起,也無相對應的抗病毒藥物可以服用,治療還是多補充水分及預防脫水和電解質的流失,搭配減輕上吐下瀉的藥物,如果有嚴重脫水時要住院打點滴。
☑️ 小朋友感染了「病毒性腸胃炎時」,爸媽可以多注意什麼呢?
感染病毒性腸胃炎期間應注意補充水分與營養,必要時補充電解質。建議可透過少量多餐的方式食用清淡飲食,避免過油或高糖分的食物刺激腸道蠕動,而加劇腹瀉的情況。
另外,須特別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且正確地洗手,並避免接觸傳染,以防將病毒傳染給家人或朋友。
PS. 民眾有時候會好奇,倒底一天拉幾次算腹瀉,醫學上,一天三次~三天一次都算正常的排便次數喔。所以如果一天拉肚子超過三次以上,就會建議就醫與服藥喔
◎ 觀看這篇文章的讀者也看了這幾篇文章 >>>>
# 腸胃型感冒# 病毒性腸胃炎 # 輪狀病毒 # 諾羅病毒 # 腺病毒# 耳鼻喉科# 小兒科 # 新竹#張益豪耳鼻喉專科診所#上吐下瀉#拉肚子#飲食控制#張益豪醫師#
臉書: 耳鼻喉懶人包 https://www.facebook.com/rapidknow
部落格:耳鼻喉33問 https://ientblog.wordpress.com/
